找到相关内容1329篇,用时10毫秒. ·把佛教导航设为主页
  • 欲与离欲

    欲了。佛说:以欲为本,所以民民共诤,王王共诤。以见为本,所以宗教师也彼此相诤。欲是爱行的,有时与贪爱并无多大差别,如说:“贪异名者,……亦名为欲”。“彼爱,亦名希求,亦名欣欲”。不过从其特性而说:欲是...

    印顺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0113268963.html
  • 天台“性具”思想初探

      如是性者,性以据内,总有三义,一不改名性,无行经称不动性,性即不改义也;又性名性分,种类之义分分不同,各各不可改;又性是实性,实性即理性,极实无过,即佛性异名耳。  以上所说的不改、性分...于有,亦不附于无,故名中道;最上无过,故名第一义谛。如是等种种异名,俱名实相。种种所以,俱是实相功能。  按照智顗的说法,“实相之相无相不相”,即此“不相无相”就是诸法实相,也就是说,“实相”是从其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1085970493.html
  • 传灯的性善恶论

    具”实相论,大谈性善与性恶在“理”本体上的融通。他说:“性恶乃佛性异名,……虽言善恶,实不分而分,分而不分,故得性善性恶其理融通。是则九界性恶遍处即佛界性善遍处。”(《性善恶论》卷六)因为十界互具,九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125478288.html
  • 密教纲要绪言

    章 安心决定与教力殊胜 第二十二章 三密具不具 第二十三章 三妄执与四妄执 第三编 密教之事相 第一章 野泽十二派 第二章 十指异名 第三章 十二合掌 第四章 四种拳 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7263580096.html
  • 炼心二十四字

    处处要感恩,知恩而报恩,瞬间福慧增,欲离苦得乐,当念众生恩,欲消业增福,劝您常感恩。   六、 习莫牵:   “习莫牵”,勿总是被自己的坏习气毛病牵着鼻子走。唯识宗以习气为种子之异名。习气又分名言...

    宽见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5/05332281266.html
  • 浅析佛教词语对汉语产生的影响

    ,能很快融入汉语;三是根据佛教观念而重新创造的词语,如判教、狂禅、照用、万劫难复、回光返照、头头是道、本来面目等。创造这些词语经过了漫长的历史过程,往往是在许多异名中经筛选才固定下来。因为其中的许多...

    曾友和

    |五明研究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10/06554392056.html
  • 经与窍诀摄要之善说——屠夫真言[华智仁波切]

    生死中阴迷相现后乐, 诸愿成就究竟获得正等觉, 成千教言精华乃敬信功德。 依师便为敬信非敬辞, 修师便为敬信非祈祷。 若具敬信所作获加持, 无有敬信所行悉无益。 三律仪与三乘教,虽为异名总摄一。 断除妄念调自续,虽为异名总摄一。 是故一法摄诸义,上师口诀调自续。 此乃百川入海教,亦具一五六九法。 所谓心续即分别,分别之外无心续, 总摄八万四千法。如是轮回等显相, 分别妄念...

    华智仁波切 造论

    窍诀|华智仁波切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article/2007/09/09155517427.html
  • 法相名词及佛教常识

    55、六道:天,人,阿修罗,地狱,饿鬼,畜生。 56、十法界:佛陀,菩萨,缘觉,声闻,天,人,阿修罗,地狱,饿鬼,畜生。 57、六波罗蜜:即六度的异名,是布施,持戒,忍辱,精进...RAJAGAHA。耆阇窟山是灵鹫山的异名,巴利文叫做GIJJHAKUTA。 8、佛陀讲经最早的道场是古印度王舍城的竹林精舍。规模最宏大的道场,是舍卫城的祇园精舍。 9、印度最古的佛教大学,叫做‘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23473441326.html
  • 从西方的泛神论看天台宗湛然的“无情有性”说

    ”(大乘)的佛性就是真如的异名。他认为:  是则无佛性之法性,容在小宗;即法性之佛性,方曰大教。故今问子:诸经论中法界,实际、实相、真性等,为同法性在无情中,为同真如分为两派?……故《佛性论》第一云:佛性者,即人、法二空所显真如。当知真如即佛性异名。  湛然的“无情有性”说,显然是受《大乘起信论》思想的影响。他在《始终心要》里说:“含生本具,非造作得也。”认为一切众生天然本具“真如佛性”。他在《...

    不详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6483846366.html
  • 心不相应行法

    五十二卷中约界、趣、生、种类、分位、体性、容色、形貌、音声等建立同分。  (4)异生性:异生是凡夫的异名,异生性即凡夫性。这是依于三界见所断种未永害位说,即在不善、无记的分别二障惑种上,假立异生性体,...生。故《十地论》说凡圣二众:一名异生,一名同生。异有两义:[1]别异名异,圣人唯生人天趣,凡夫通于五趣受生故;[2]变异名异,圣者同证圣无漏智,见无转变,异生见不决定,可能转变为邪见等故。生通五趣,故...

    正果法师

    |佛学论文|因明|五明|

    http://www.fjdh.cn/wumin/2009/04/07025648286.html